12月1日,学院党委书记马义华带领学院教职工党员、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代表等30余人前往绵阳中国两弹城、飞龙山红色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赓续两弹一星精神,砥砺报国育人初心
中国两弹城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1969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青海搬迁到梓潼县长卿山,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程开甲等一大批当时全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带领2万多名科技工作者扎根此地,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困难斗,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勒紧腰带研制核武器,最终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



在两弹城,学院一行跟随工作人员先后参观两弹历程展厅、两弹元勋故居及三防教育体验馆,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仔细观看记录着中国研制两弹的珍贵历史文物、模型雕塑、影像资料等,亲身感受邓稼先、王淦昌和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工作环境,回顾我国两弹事业发展历程,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两弹一星”精神,激励自身在新时代新起点继续奋斗、砥砺前行。在两弹城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大家聆听老一辈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们的家规家风家国情怀故事,在春风化雨中感受廉洁文化熏陶,培养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深刻地接受了一次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育人、廉洁修身的思想自觉。
追寻红色峥嵘历史,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1935年3月底,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根据地,向西强渡嘉陵江成功。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团部为阻止敌军来犯,在如今绵阳游仙区飞龙山地区,打土豪、赶恶绅、建立苏维埃政权,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革命历史遗址、遗迹。在飞龙山红色教育基地,学院一行来到飞龙山烈士公祭广场和红军纪念碑,重温峥嵘岁月,聆听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故事,为逝去的烈士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


在原村苏维埃旧址任家祠堂建成的飞龙山红军纪念馆,全体人员参观了“初心使命、红色火种、山河热血、薪传不息、传承使命”等5个主题展厅,深入了解了飞龙山地区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
此次红色研学活动是学院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红色洗礼,进一步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砥砺奋斗。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学习,深受感动、深受教育,将把此次参观学习的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精神动力,牢记入党初心、继承光荣传统,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